□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 端小平
中国化纤工业经过最近10年的高速成长,产量从2000年的694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3089万吨,占国内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70%以上,为弥补棉花等天然纤维资源不足,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满足纺织服装出口加工的需要,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从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看,尽管中国化纤工业的技术进步十分突出,装备和制造水平日益精良,品种规格日益丰富,产品差别化率逐步提高,纤维及制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客观地讲,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仍然是以量的增长为主,在产品开发、新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与传统化纤生产强国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笔者认为,之所以形成这种差距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纺织工业快速成长,纺织工业对纤维量的需求远远大于对质的要求。二是资本的逐利性。在成本、规模已能保证投资收益的情况下,企业显然更乐意将资金用于扩大规模;三是传统发达国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客观上成为国内企业模仿的对象,致使国内企业自身研发的动力不足。四是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以纺织外贸加工需求为主,由下游用户和外商提出对纤维品质和规格种类的要求。在长期被动研发的状态下,企业自身研发的方向感缺失、研发能力不足。
未来10年,世界化纤工业的格局将继续发生变化,上述因素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正从量的增长转向品种、质量的提高,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已成为纺织化纤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全球化纤生产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传统发达生产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将进一步萎缩,其新产品研发的能力和动力明显不足;中国经济成长步入转型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更多地转向内需,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将逐步成为消费的主体,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需求空间越来越大;随着化纤生产总量的不断提升,国内化纤企业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在规模、成本无法取胜的情况下,竞争将转向产品的差异化和附加值。当然,国内纺织和化纤制造业自身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为化纤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传统化纤制造强国和地区相比,国内化纤行业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差距,不仅表现在自身研发能力和水平方面,而且表现在对纤维品牌建设和新产品市场推广的重视程度及能力方面。“十一五”期间,前一个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后一个差距则没有明显的改观。两个方面的差距之间其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行业及企业往往只重视研发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差距,反而忽视了品牌建设和新产品市场推广的差距,但后一种差距不解决,前一种差距也难以从根本上有所突破。因此,行业亟须从品牌建设特别是新产品市场应用与推广的角度探讨“十二五”期间化纤新产品开发的思路。
相关资讯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2025潍坊(诸城)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精准采购节即将启幕
- 中国纺联正式启动纺织服装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首批成员单位共同倡议“广泛互联、资源共享、价值共创”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时尚征途再出发,2023中国服装论坛高精尖创新大会掀起“头脑风暴”
- “大湾区”有“大未来”,大湾区纺博会启幕
资讯排行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国家级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戈壁荒滩上崛起的“纺织绿洲”-纺织服装周刊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