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收获的季节,本报记者趁国庆长假,回了趟老家菏泽市成武县大田集镇李楼村。村里差不多家家都种有十几亩棉花,记者调查得知,今年雨水多,一亩地棉花得少收两百多斤,棉花价格也从去年最高时的7元多一斤降到现在的4元一斤。
10月1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了李楼村自家的棉花地,地里的土壤很潮湿,部分田地还存有一片一片的积水,有的村民不得不穿着雨靴拾棉花。9月28日家里又下了一天的雨,雨水虽然不大,但今年夏秋两季雨水很勤,地里已经“喝足”了,多余的水分都残存在地表面。
田地每隔上几十米就会有个约有一亩多地的沟,大家习惯上叫它“太阳沟”。一位村民说,本来沟里的棉花长得很好,结果在农历七月十五左右一连下了几天的雨,沟里头存了水,看着正在上桃的棉花,村民用水泵把沟里的水抽到了不远处的小河,结果刚抽完又一连下了几天,又存了水又抽……一连抽了三次,结果棉花在结桃的关键时候死了。
“今年种上地得到农历十月了。”记者的家人说,去年八月十五收棉后就开始栽蒜了,蒜种晚了,明年肯定长势不好。
一棵棵棉花足有一米多高,深绿色的叶子,从表面上看似乎看不出今年的棉花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一位村民扒开一棵棵棉花,只见上面棉花桃稀稀落落,多的也不过二十多个,按照往年,一棵棉花能有五十多个棉花桃,“刚上桃的时候棉花可好了,整棵棉花从上到下都是棉花桃,可是一下雨,特别是连阴天,棉花最怕这个了,未成形的棉花桃都落了。”
“一亩地至少减产两百多斤。”虽然今年的棉花还没收完,但村里的人聊天时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话题,去年一亩棉花能收500多斤,而今年能收300斤就不错了。记者的一位叔叔说,往年这个时候,他家里的一间房子,棉花几乎都堆放到一人多高了,但是现在半人高也不到。
“最近听说棉花4元钱一斤,估计还得降。”记者的妈妈说,去年棉花价格最高时达到7元多一斤,不过去年大部分棉农都卖的是5元多一斤的价,去年平均一亩地能卖到两千多元,而今年一亩地估计只能卖一千元。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视觉焦点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