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跨境使用将在贸易等多领域推进
随着一系列金融开放政策的实施,上海自贸区距离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越来越近。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8月14日在上海自贸区第四批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表示,下一阶段,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将重点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全面推进在贸易、实业投资、金融投资三方面并进,使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的支付、交易、储备和定价货币。
上月,上海已向国务院上报资本项目可兑换方案,业内估计该方案将在年内出台,而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程度被认为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前提。
今年4月,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启动外币服务功能,标志着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得以实现,人民币跨境使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上海自贸区方面公布,截至2015年上半年,上海自贸区内接入央行有关检测管理系统的金融机构共有30家,开立了近2万个自由贸易账户,70家企业获准开展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的集中运行管理。截至8月14日,自贸区通过自由贸易(FT)账户跨境本外币结算总额超过2万亿元。
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央行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到27.7%。人民币国际使用逐步扩大,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6667亿元。人民币国际合作成效显著,截至5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付款协议,协议总规模达到3.1万亿人民币;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结算货币。2015年4月,人民币继续保持第五大支付货币地位,市场占有率上升2.07%。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6月底出席“陆家嘴金融论坛”时曾透露,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PS已基本完成一期系统开发,正在进行测试,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拓展运行。该系统的功能是为境内外机构营造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环境,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这意味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程度可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而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近日人民币大幅贬值,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副总裁孙杰指出,资本项目要完全可兑换需要很多前提,当前目标是要做有管理的可自由兑换,更多需要做好事中事后的监管。
来源: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资讯排行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